发布时间:2020-12-16
2020年12月11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了《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综合调度运行方式研究》(以下简称《综合调度研究》)中期成果评审会,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等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特邀5位专家组成了专家组。
引江济淮工程由长江下游上段引水,向淮河中游地区补水,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流量300m3/s,入淮流量280m3/s。输水干线长723km(其中安徽段587.4km),自南向北可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工程段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输水(通航)河道工程、枢纽建筑物、跨河建筑物和桥梁、影响处理工程等。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综合调度运行方式研究包含:(1)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当地水与引江水进行联合调度的约束和边界条件,提出重点已建水利设施、河湖、引江济淮工程联合调度运行方式;(2)根据调度目标和任务,明确引江济淮工程供水、防洪、航运、生态等调度时的关键控制节点,提出各个节点在不同情况下的水位或流量过程的要求;(3)从来水条件、工程条件等方面研究工程在汛期、非汛期等不同时期可能遭遇的工况,同时考虑目标对象的供水、防洪、航运、生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分析建立引江济淮综合调度正常运行和特殊运行的典型调度情景集合;(4)针对各类工况和典型情景,建立引江济淮工程的调度目标、约束要求以及边界条件,研究防洪调度、排涝调度、输水调度、航运调度、生态调度等工程综合调度运行方式,提出主要枢纽工程以及调蓄湖泊的调度运行方案;(5)分析不同调水方案实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综合影响,并对各调度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保障和管理措施;(6)构建了引江济淮工程综合调度模型库,综合集成引江济淮综合调度涉及的各类模型,开发引江济淮综合调度模型调算工具软件,实现不同方案的模型调算;(7)提出了引江济淮工程综合调度运行系统指导意见,提供引江济淮工程综合调度模型。
经专家认真审查,认为《综合调度研究》研究目标和任务明确,建设内容和研究方案合适。《专项设计》顺利通过中期成果评审,标志着《综合调度研究》已进入加快实施的重要阶段。